有些人会有面色无华、皮肤干燥、大便干结、头晕嗜睡、失眠多梦、双眼干涩、脱发、白发等多种症状。这就是血虚,是由血量不足、血质失常或血液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体质。中医讲的“血”是什么呢?它是如何转化生成的呢?血虚又是怎么发生的呢?
过度劳累伤气也耗血
五脏六腑在发挥各自作用时,一方面需要动力支持,这就是“气”,一方面还需要运输者,这就是“血”。只有二者同时发挥作用,身体才会得到滋养,才能正常运作。《黄帝内经》中指出:“心主血,肝藏血,脾统血”,目受血而能视,足受血而能步,掌受血而能握,指受血而能摄“。说明全身的活动都要靠血液的供养。
因为当人生活规律、起居正常时,气和血也能发挥正常的作用,工作时精力充沛,休息时此二者也各自休养生息,为第二天的工作酝酿新的气血。当人过度劳累时,就是在过度地使用气和血,今天的气血已经用完了,需要休息一下再造,但人体却没有给它们重新生发的时间,所以第二天人体再用到气血时,已存的气血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。久而久之,气虚了,血也虚了。
此外,用脑过度也会带来血虚。有些人30多岁就长了白头发,或者年纪轻轻就脱发谢顶。究其原因,是工作压力大,休息太少,用脑过度。脑的重量只占人体的2%-3%,但它所需要的血流量却占心输出量的15%-20%!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过度用脑,就是过度用血,耗脑就等于耗血,长期过度用脑必然导致血虚。
脾胃弱,水谷不足也血虚
血液的生成,既有先天的肾精作用,也与后天精气密切相关。后天精气的形成又与水谷精微有关,人体只有吸收尽可能多的食物精华,才可能精气充足,血气旺盛。这就有赖于脾胃的工作,中医讲脾“主运化”,它能将食物中营养成分转变为水谷精微。再化成气血运送到全身,不能利用的废物则变成垃圾,通过大肠排出体外,因此我们也说脾是造血的器官。而胃负责消化,只有经过胃消化的食物才能供给脾利用来生血。
如果脾胃虚弱了,我们吃的食物就消化不掉,所以有的人大便不成形,根本原因就在于此。但大便不成形不是问题的关键,关键是这样人体无法吸收食物的精华,水谷精微就无法转化为气血。人体长期脾胃虚弱,即使吃很多营养丰富的食物也不能被身体利用,不能帮助生血,因此,身体就很可能出现血不足的状况了,久而久之就促成了血虚体质。
导致脾胃虚弱的坏习惯
1、喜欢吃肥肉、炸食,炒菜加很多油
2、拒绝某一类食物,不吃荤或者很少吃素
3、不分季节的喝冷饮、吃冰激凌,吃冷饭
4、饥一顿饱一顿、饮食无规律,无节制
5、不断地进食、影响正餐的食欲和消化
6、每天吃的非常少,长时间牌饥饿中
人流是最大的伤害
现在很多年轻人观念开放,认识不久就可以住在一起。因此而怀孕最终流产的事情并不少见,对于男性来说可能损失并不大,但对女性的身心伤害却是无法估量的。
胚胎是受精卵形成的,卵子在女性体内成为受精卵之后,就开始吸收母体的营养生长起来。这时胎儿完全是“寄生‘的,他一天天的长大,也是在一天天不断地从母体摄取气血精华。中医认为,胎儿的形成是要耗费女性很多元气和血液精华的。而流产,就是将女人耗费了大量精华的部分从身体里拿走了,再加上女性在流产过程中大量失血,这样必然会严重地消耗气血,免不了要气虚血亏。
形影相随的气虚和血虚
我们常听到中医上的一种说法,就是“气血两虚”。气虚和血虚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,常常相伴而行,那么气虚和血虚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?
气的产生要靠血的正常运行,血能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。如果人体中血不足,气便成了“无本之木,无源之水”,自然不能很好地生成运化。气变得虚弱不堪,不能正常地为脏腑器官提供能量,所以人就会出现疲倦乏为等症状了。
气还需要依靠血的流动而运行,正如风的产生是由于的气压差的存在,气的流动是由于有血压差的存在。一旦发生了血虚,气也同样无法随之流往各处,久而久之必然气也虚了,人体就表现出气血双虚的症状了。
血虚和气虚
气虚和血虚即是先后关系,也是因果关系。身体表现也有异同,血虚的人,会因脏腑失去血液的濡养而有头晕眼花、月经量少等特征,单单是气虚,就不会有这些症状。
- 上一篇:不生病的几个妙招
- 下一篇:学会切脉,只要3分钟
- 相关阅读
- 血 人体最精微的营养物质
- 素食中的补血之王,效果胜阿胶,你知道哪些?
- 气血平衡,才会精神抖擞,百病不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