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诊断基础
中医咳嗽辨诊
时间:2020-05-08 08:12:57,点击:4496

咳与嗽有区别吗

大概从宋代开始有了咳与嗽的区别:“有声无痰为咳,有痰无声为嗽,有声有痰为咳嗽”。持此观点的医家有刘河间、李中梓、赵献可等。而《黄帝内经》中则认为没有区分的必要。

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说:“秋伤于湿,上逆而咳”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“秋伤于湿,冬生咳嗽”。两者均讲的是秋伤于湿出现咳嗽,说明咳与咳嗽没有区别。

所以,张子和在《儒门事亲》中说:“嗽与咳一症也”。因此,咳即嗽,嗽即咳,在临床无区别的必要。

咳嗽主症

《黄帝内经》中常提到“咳嗽上气”,说明咳嗽就是气往上逆。咳嗽这个病名实际上就是一个症状,是肺气上逆引起的发声。

《医学三字经》说得更清楚:“气上呛,咳嗽生”。说明它是一个单独的症状。

咳嗽辨诊

要领主要有两点:一辨外感、内伤;二辨咳嗽之兼症。

一、辨外感、内伤

咳嗽既有外感,又有内伤,这一点在《黄帝内经》中早有明确记载。意指外邪伤皮毛,可内伤于肺;寒冷的饮食进入胃中,亦可循肺之经脉上至于肺而发为咳嗽。

为何从肺之经脉上至于肺呢?因为肺之经脉起于胃中。

因此,咳嗽的病因主要就是两方面:外受寒邪,内伤寒饮,一个外邪,一个内邪,也就是“外内合邪”。

外感咳嗽

辨是否为外感咳嗽有两个要点:

第一、看咳嗽发病的时间长短,如发病时间为几天或半个月,多为外感。若发病时间为半年、几年,肯定属内伤。

第二、看有无表证,所谓表证,就是有恶寒发热、鼻塞喷嚏、脉浮等症状。

所谓外感咳嗽,就是外邪伤肺后引起的咳嗽。

哪些外邪可以引起咳嗽呢?《素问·咳论》中讲到了寒邪,还有其它邪气吗?有。其实六淫邪气都可以引起咳嗽。《黄帝内经》许多篇章都提出来过。

六淫邪气都可伤肺而引起咳嗽,虽然六淫邪气均可引起咳嗽,但是临床的外感咳嗽主要有风寒、风热、风燥又分为3种。

1、风寒咳嗽

症状:除咳嗽,而见恶寒发热、鼻塞喷嚏等表证外,必有寒的表现,如口不渴,咽喉痒,咳痰稀白,苔薄白,脉浮紧。

2、风热咳嗽

症状:咳嗽,仍伴见恶寒发热、鼻塞喷嚏、脉浮等表证,但恶寒较轻,喉中痒而干,甚至咽痛,口渴,咳痰黄稠,舌苔薄黄,脉浮数。

3、风燥咳嗽

症状:除咳嗽,而见恶寒发热、鼻塞喷嚏等表证外,兼咽干,口干,咳嗽痰少而黏,或痰中带血,或咳而无痰,舌红,苔薄少,脉浮数。

内伤咳嗽

内伤咳嗽的是:第一,发病时间长,半年以上,甚至多年;第二,无表证。也有内伤咳嗽因外感而诱发的,那仅仅是开始时稍有感冒症状。

常见的内伤咳嗽有痰饮咳嗽、肝火咳嗽及阴虚咳嗽3种。

1、痰饮咳嗽

《金匮要略》大量论述了痰饮咳嗽,重点讲了4饮:痰饮、悬饮、溢饮、支饮,其中悬饮和支饮都有咳嗽这个症状。

痰饮咳嗽主要是因痰饮作祟,稍受风寒或饮食不慎即可触发,其最突出的特点是痰多。

由于痰饮既可因寒湿而引起,又可从热而化,故临床可见两证:一是痰湿咳嗽;一是痰热咳嗽。

①痰湿咳嗽。

症状:咳嗽多痰,痰白而稀,胸闷,甚则气喘,口淡不渴,背部畏冷,遇冷则咳甚,舌苔白腻或白滑,脉象濡滑。

②痰热咳嗽。

症状:咳嗽多痰,痰色黄稠,甚或痰中带血,胸闷,口干,口苦,舌苔黄腻或黄滑,脉滑数。

2、肝火咳嗽

又称肝火犯肺,乃肝火亢奋,影响肺金所致。

症状:咳嗽而呛,咳则连声为特点,甚则咳血,或痰带血丝,胸胁胀痛,烦热口苦,面红目赤。舌苔薄黄,脉弦数。

3、阴虚咳嗽

因阴虚内燥,肺失滋润,以致肃降无权,肺气上逆所致。

症状:干咳无痰,或痰少而黏,口干,咽干,鼻干,还兼手足心热、午后烦热等阴虚表现,舌红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。

二、辨咳嗽之兼证

《素问·咳论》指出:“五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也”。意思是说其他脏腑受邪,皆可影响于肺而发生咳嗽。因此,咳嗽并不局限于肺,而是与五脏六腑相关。

1、肝咳

症状特点:《素问·咳论》指出“肝咳之状,咳则两胁下痛,甚则不可以转,转则两胠下满”。胠,即胁下;满,即胀。因肝之经脉布于两胁,肝气失疏,故咳而两胁下胀痛。

2、肾咳

症状特点:《素问·咳论》指出“肾咳之状,咳则腰背相引而痛,甚则咳涎”。在中医理论中,五液分属五脏,其中涎属脾,唾属肾,咳涎究竟是肾咳还是脾咳?此处的涎是指稀白痰涎,若患者咳涎味淡,属脾;若咳涎味咸,则属肾,乃肾之水饮为患。

3、胃咳

症状特点:《素问·咳论》指出“胃咳之状,咳而呕”。即除咳嗽外,常见呕吐,称之“胃咳”,小儿咳嗽更是如此。

4、胆咳

症状特点:《素问·咳论》指出“胆咳之状,咳呕胆汁”。即呕吐苦水,兼口苦、苔黄腻。

5、大肠咳

症状特点:《素问·咳论》指出“大肠咳状,咳而遗矢”。此证多见于老人、虚人,因久病虚弱、年老体弱而元气不固所致。

6、小肠咳

症状特点:《素问·咳论》指出“小肠咳状,咳而矢气”。临床所见小肠咳,不仅上而咳嗽,下而矢气,并且兼见虚弱,乏力,呼吸气短,言语低微等气虚下陷的表现。

7、膀胱咳

症状特点:《素问·咳论》指出“膀胱咳状,咳而遗溺”。此证常见于孕妇及产后,老人亦多见,是因肾气不固或膀胱气化失司所致。

8、三焦咳

症状特点:《素问·咳论》指出“三焦咳状,咳而腹满,不欲食饮”。此乃三焦气机滞塞所致,因脾胃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,故腹满不欲食饮,实为中焦脾胃运转不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