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快得饮食不注意,快得作息无规律。导致很多人都出现了西医所谓的“亚健康状态”。而在中医看来,就是气血亏虚了。面色发黄、嗜睡、疲乏无力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抵抗力下降等都是非常典型的症状。很多人知道自己气血不好了,会自己买一些补气补血的食物补充,可是症状却鲜有改善。事实上,你可能是伤脾了!脾为人体气血之源,气血不足症状的出现与脾脏密切相关,长时间饮食无节制、压力过大等都有可能对脾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。
气血为人体根本
从古至今,气血充足都被看作是人体健康的标志之一,睡得香、面色好都是气血充足的表现,事实上,这也的确有一定的科学意义,首先,人体健康状态本身就与睡眠、饮食、气色等密切相关,会通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多种状态表现出来。另一方面,从中医观点来看,气血充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准。
“气血充足、气色不错”已经成为人们对身体状态的一种描述,事实上,“气”“血”是两个专业中医概念,中医认为,气是运行在人体内的一种精微物质,具有极强的能量和活动力,气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机体抵抗力,抵御外邪入侵,同时参与脏腑的新陈代谢,还可以激发和推动机体器官的功能,也代表五脏之气和经脉之气。而血则是流动于经脉中的红色液体,一方面可以调养脏腑,即血盛则形健,通常表现为面色红润、皮肤光滑、毛发润泽、关节灵活。另外,血液也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。血盛则神清气爽、思维敏捷,血不足则容易精神恍惚、心悸不安。
“气”“血”之间紧密相连,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,血液则可以运载气,气血相互滋生,气虚则血少、血少则气虚,这也是中医临床中,出现某些相关症状时需要气血双补的原因。
失眠、健忘或均与气血不足相关
一方面,根据中医的观点,气血“禀受于先天之精气”,即遗传因素,另一方面,气血也同样会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,包括饮食、生活规律等多个方面。
遗传因素无法控制,但后天因素,诸如饮食摄入、生活习惯、心理状态等长期积累,也会影响人体气血状况,气血不足是不少疾病的源头。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,由于气血与人体脏腑功能相关,所以,气血不足容易引起脏腑功能衰退,导致人体抵抗力降低,出现面色发黄、皮肤干燥及指甲干裂、心悸健忘、失眠等症状。严重的气血不足还可能导致神经衰弱、贫血、视物模糊不清等症状,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头发脱落。以失眠为例,从致病原因来看,导致失眠的原因众多,其中,气血不足也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。
对女性来说,似乎更加“麻烦”,气血不足还可能出现月经量减少、经血色淡,气血为生命之本,气血不足容易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,月经量的减少往往也是气血不足的后果。
另外,气血不足似乎会体现在人体方方面面,中医问诊讲求“望闻问切”,有中医表示,观察患者眼睛颜色也是判定其是否气血不足的重要方面。所谓观察眼睛颜色,主要是观察眼白颜色,俗话说“人老珠黄”,其实指眼白的颜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,逐渐变得混浊、发黄、有血丝,这也是气血不足的表现,因此,眼睛干涩、眼皮沉重,也被认为是气血不足的表现。
气血不足可能是脾脏惹的祸
气血不足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,究其根本,气血生化之源为脾胃,中医认为,人体五脏功能各有不同,五脏在气血的生成和运行过程中也都起着不同的作用,如肺能调节气的循行并助心行血、脾为气血生化之源、肾主纳气是生气之根、心主血脉、肝主藏血等等。而脾在气血的生成、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、传输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,因此,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虚弱就容易出现气血不足,气不至则木,血不至则麻,在气血不足的情况下,就会有手脚麻木的表现。
另外,脾也是人体中枢免疫器官之一,中医认为,脾为“气血生化之源”,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要依靠脾脏生发之“气血”,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很大的相关性,因此,脾也被称为人体的“后天之本”。长时间饮食无节制、压力过大等都有可能对脾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,并影响免疫系统,使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,因此,气血不足症状的出现,究其原因,可能是脾脏惹的祸。
护脾建议
规律作息减压护脾
不难看出,不少气血不足症状的出现均与脾脏有关,脾的保健不容忽视。
从影响因素来看,保持规律作息、适当运动及避免多思等都应该重视,中医认为“脾在志为思”,有“思虑伤脾”之说,认为人思虑过多、压力过大,也会影响脾的正常功能,因此,人们平时应注意给自己减压,避免压力过大,工作注重劳逸结合,凡事不强求。
合理膳食,红枣山药养脾
脾脏更需要养,脾乃人体“气血生化之源”,脾脏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密切相关,一旦出现脾虚,往往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。合理膳食,适量摄入对脾脏有益的食物,同样可以改善气血不足症状,滋养脾脏。总的来说,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外,在饮食方面,应尽量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保证规律进食,多摄入蔬菜水果等,避免暴饮暴食,同时积极参加户外运动,保持心情放松。
此外,人们平时还可以适量多摄入一些对脾脏有益的食物,包括山药薏米芡实粥、乌鸡汤中加入人参、红枣、枸杞、山药等,但需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,食疗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。脾虚的人,平时可以多摄入一些可补脾益气的食物,如粳米、山药、扁豆、鸡肉、葡萄、红枣及胡萝卜等,可以达到醒脾开胃的效果。同时,脾虚的人们也应尽量避免一些寒凉、容易伤脾的食品,如苦瓜、茄子、莴苣、枇杷、绿豆等。
- 上一篇:前列腺炎分哪几种,你知道吗?
- 下一篇:睡觉为何说梦话呢
- 相关阅读
- 一切大病,皆根由脾衰。脾衰比肾虚更可怕(慢性病尤其糖尿病朋友要看完)
- 什么是脾虚?脾湿?
- 长得好看的人,其实都因为脾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