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。“十二经脉者,内属于府藏,外络于肢节”,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:内部,隶属于脏腑:外部, 分布于躯体。又因为经脉是“行血气”的,其循行有一定方向;就是所说的“脉行之逆顺”,后来称为“流注”;各经脉之间还通过分支互相联系,就是所说的“外内之应,皆有表里”。
首先经络它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,我们平时说的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是属经脉(当然其他经络还有很多),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也是最普遍、最熟悉、最总要的经络。十二正经就是十二条经络,手上六条,脚上六条(左右一样),共十二条。手上六条分为内侧三条,叫做手三阴。外侧三条,叫做手三阳。脚上也是一样,内侧三条叫足三阴,外侧三条叫足三阳。上面消化了之后,下面我们就要记每条经络的名称了。首先要知道脏腑的表里关系(或属络关系)肺与大肠;
心与小肠;
肝与胆;
心包与三焦;
脾与胃;
肾与膀胱;
掌握了之后再理解正经的三阴与三阳的表里匹配关系
阴气初生叫少阴;
阳气初生叫少阳。
阴气旺盛叫太阴;
阳气旺盛叫太阳。
介于少阴、太阴之间的叫厥阴;
阳气最旺盛的叫阳明。
三阴与三阳的表里匹配关系是:
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
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
厥阴与少阳互为表里
太阴-----阳明
少阴----太阳
厥阴----少阳
这样就很好记了,手上内侧三条分别叫手太阴肺经、手厥阴心包经、手少阴心包经;
手上外侧三条分别叫手阳明大肠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手太阳小肠经;
脚上内侧三条分别叫足太阴脾经、足厥阴肝经、足少阴肾经;
脚上外侧三条分别叫足阳明胃经、足少阳胆经、足太阳膀胱经;
叫做奇经八脉是胸前正中线一条和背上正中线一条。也叫做任脉和督脉!
- 上一篇:养肾强筋从头到脚揉一遍
- 下一篇:莲子心主治心肾不交之遗精早泄
- 相关阅读
- 打通臀部的经络是医治腰腿痛、妇科病、月经不调
- 经络不通,补什么都白费!经络不通的6种反应
- 通带脉,通着通着小腹就平坦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