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《六研斋笔记》:宋代有个姓顿的官,重病2年,到了骨瘦如柴的地步。有一天,他正在家做艾灸,一个叫赵三翁的朋友来访,问其病因,他就把自己的病情如实相告了,赵三翁听后就叫他把所有的艾灸撤掉。
当时正值盛夏,赵三翁打开三扇天窗,让日光直接透入厅堂内,然后让其仰卧在床铺上,在他的肚子上铺了满满的10多斤艾绒,让日光直接照在艾绒上,晒到热穿透了腹部,几乎难以忍受了,一会儿,他的肚子里边像雷鸣一般响并且泄泻臭秽,嘴巴鼻子里面有浓浓的艾草气味,才把肚子上的艾绒拿掉。
第二天重复做,一个月后,疾病好得差不多了,仍然让他坚持连续做了120天,从此,他不但陈年旧病完全彻底根除,而且强壮健康得像年轻时一样!
赵三翁说:“这是孙真人的秘诀,太阳是真火,当艾盖满肚子,太阳慢慢照射,借助太阳和艾的双重阳气,渗入腹部的功力极大,每年的五六七月做这样的日光灸最好!”
上面这个案例讲明了3个要点:1,三伏灸的重要性;2,腹部的重要性;3,艾灸要持之以恒的重要性。
腹部上的要穴以神阙为重!
提倡“艾火遍身烧”的孙思邈活了102岁,一直推崇艾灸“足三里、神阙穴”,很多艾友经常问阿是穴是那个穴?阿是穴就是孙思邈定义的,他提出了“以痛为俞”的取穴法。
神阙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肚脐;明代大医家李时珍认为:脐为先天之结蒂,又为后天之气舍,此间元气常存.。
我在最近的几篇文章里“夏至到,手脚冰凉、气血亏虚的虚寒体质者不妨多灸--肚 脐” “三伏灸的正确取穴:每个人的穴位都不一样.....(都收藏了)” “三伏灸,现在不灸,再等一年! (最专业的解读)”,都提到了三伏灸要把肚脐作为必灸穴位!
实际上,我们不仅在三伏天里要把肚脐作为主灸穴位,一年365天里都应该作为主灸穴位。
为什么?先看看古代医家怎么说:
“肚脐位于人体之中央,其上为阳,其下为阴,介于阴阳二者之间,它内联十二经脉、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、五宫、皮肉筋,故能调和阴阳、扶正祛邪、温补脾肾,故可通治百病。”
“神阙穴是任脉的的要穴,任脉总领人一身的阴经,循行于胸腹正中,上连心肺,中经脾胃,下通肝肾,所以神阙为经气的汇海;是经络气机升降出入的总枢,具有“上至泥丸,下至涌泉”之效力,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,分清浊而别阴阳,激发脏腑经脉气血的生成与运行。
腹部的穴位,不仅肚脐是个扶正固本的要穴;中脘、气海、石门、关元、中极穴、曲骨都是固本培元的大穴。
肚脐是人体最大的寒湿入口!中医并认为“湿邪”郁结于肚脐周围!也就是说:湿邪是以肚脐为大本营的,上游于面,下行于脚。
为什么很多女性艾友留言说:艾灸后,肚脐里好多水?怎么肚脐周围痒,起红疹.....?怎么肚脐周围起泡了.....?
我的回答是:要么寒湿重,要么妇科问题重!妇科问题重的原因也主要是因为寒湿重!
今天还有一个相熟的女艾友问:我贴三伏贴,腰上的温温的很舒服,但是肚脐上的没感觉,是不是我肚皮上的脂肪多啊?大家觉得呢?!
各位有妇科问题的艾友,不知道现在明白了,我要你们用2个方形4孔艾灸盒扣在肚脐部位及下腹部的重要性没有?!
祛寒湿、补中养胃健脾、行气活血。
艾灸肚脐,不仅是有妇科问题的女性艾友要重视的;对身体虚寒的老年人和体虚瘦弱的小孩子都是首选的调养大法!
灸脐法
有妇科问题的艾友
最好用一个方型4孔艾灸盒扣在肚脐上,可以兼顾到中脘穴、气海、关元、天枢。每天艾灸1次,每次30分钟。
现在天气热,可适当减少艾灸时间;还有一点再次叮嘱一下:为什么强烈推荐方型4孔艾灸盒,是因为它辐射面积大,兼顾的穴位多,还稳当;并不是说一定要你插4根艾条在里面,现在只需插1-2根。
身体虚寒的老年人
虽然现在是艾灸的最好时节,但毕竟天气太热,所以老年人,艾灸肚脐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,慢慢延长艾灸时间,初期每天一次,每次10分钟。自己手持艾条,在肚脐周围打着圈灸。
到了冬天,老年人艾灸不方便,可以先用一个随身灸(金属盒)在这里灸40分钟;然后围上一个装满艾绒的布袋子,这样很适合冬天调养。
我一直不建议用随身灸(金属盒),因为效果一般,只适合冬天使用,方便。
装满艾绒的袋子大家自己可以做,简单点,实用就好。
体虚瘦弱的孩子
最好麻麻们辛苦一下,给孩子做做隔盐灸,也就是把食盐(炒菜用的)放进肚脐,然后用艾条对着食盐灸,食盐烫了就暂停,然后接着灸,连续10分钟,温中养胃健脾,促进发育。
不能让孩子的身体输在起跑线上哦!
推脐法
早晚各推腹一次,每次5分钟;从喉结处一直推到肚脐以下,这一推,就可以将任脉上的主要穴位都推到了,包括我上面说的腹部的可以固本培元的大穴。
这时,你可推可揉,姿势不限,最好能推到打嗝放屁!
推完后,一杯温热水下肚,坚持一段时间,应该没有便秘了吧!
敲脐法
你每天随时随地的轻轻敲打自己的带脉、肚脐、屁股、腹股沟300下以上!走路敲、看电视敲......用自己可以承受的力度,敲得越多越好!
- 上一篇:艾灸没有效果原因-艾灸时间
- 下一篇:这些方法可提高生男孩几率
- 相关阅读
- 把这六个穴位灸透了,可祛除一身湿气
- 阳气若足千年寿,灸法升阳第一方
- 艾灸出现灸疮、晕灸怎么办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