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中医保健
艾灸出现灸疮、晕灸怎么办?
时间:2020-07-06 08:34:56,点击:2743

灸疮的处理

灸疮是将我们身体里的病邪祛除体外的一种表现,常表现为起疱甚至流脓。古代中医有“灸疮若发,去病似把抓”之说。还有“若要身体安,三里常不干”说的都是瘢痕灸。古代的瘢痕灸出现灸疮是很正常的,甚至有人一定要灸到流脓生疮才认为能排出病邪达到效果。

灸疮是由于湿气、寒气重,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疱,是身体里病邪往外发的表现。湿寒之气属于邪,阳气属于正,正要把邪逼出来,就会出现灸疮。邪气排出体外需要一个通道,灸疮就是这个通道。

当然,我们在做灸的时候也会尽量避免灸疮的出现,毕竟在现代来说,忙碌的生活中出现灸疮会带来一些不便。

灸疮处理方法

1、如果施灸过量,时间过长,局部出现小水疱,只要注意不擦破,可任其自然吸收。

2、如水疱较大,可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疱,放出水液,或用注射针抽出水液,再涂以甲紫,并以纱布包敷。

3、如用化脓灸者,在灸疮化脓期间,要注意适当休息,加强营养,保持局部清洁,并可用敷料保护灸疮,以防污染,待其自然愈合。

4、如处理不当,灸疮脓液呈黄绿色或有渗血现象者,可用消炎药膏或玉红膏涂敷。

晕灸的处理

晕灸是不多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。多为轻症,但也有证候较严重者,应引起注意。其临床表现、预防及处理之法大致与晕针类似。

晕灸原因

关于晕灸的原因,《标幽赋》曾云:“空心恐怯,直立侧而多晕。”其常见者有下列几种。

体质原因:为最主要的诱因之一。体质虚弱,精神过于紧张、饥饿、疲劳,特别是过敏体质,血管神经功能不稳定者。不少无明显原因的晕灸者,往往可从体质中找到原因。

刺激原因:穴位刺激过强,可致晕灸。所谓过强,因各人情况不一,很难度量比较。

体位原因:一般来说,正坐位或直立施灸时易发生晕灸。

环境原因: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促使晕灸,如气压低之间热季节,诊室中空气混浊,声浪喧杂等。

晕灸临床表现

一般分为以下三期

先兆期:头部各种不适感,上腹部或全身不适,眼花,耳鸣,心悸,面色苍白,出冷汗,打呵欠等。有些患者可无先兆期。

发作期:轻者头晕胸闷,恶心欲呕,肢体发软凉,摇晃不稳,或伴瞬间意误丧失;重者突然意识丧失,昏扑在地,唇甲青紫,大汗淋薄,面色灰白,双眼上翻,二便失禁;少数可伴惊厥发作。

后期:及时处理恢复后,患者可有显著疲乏,面色苍白,嗜睡及汗出。轻症则仅有轻度不适。

晕灸大多发生于针灸过程中,但也有少数患者在取针后数分钟乃至更长时间始出现症状,被称为延迟晕灸,应特别注意。

晕灸的预防

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,曾用不少篇幅提及晕针的预防:“无刺大醉,令人气乱;无刺大怒,令有气逆;无刺大劳人,无刺新饱人,无刺大饥人,无刺大渴人,无刺大惊人”(《素问·刺禁论》)。其实同样适于晕灸。现代主要从心理和生理上进行预防。

1、心理预防。

●语言诱导。施灸前,先耐心给患者讲解针灸的具体方法,说明可能出现的针灸的感觉、程度和传导途径,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。

●松弛训练。对好静、压抑、注意力易于集中、性格内向的患者,令其凝视某物体,待其完全进入自我冥想(入静)状态后,始行灸刺。

●转移注意力。对急躁、好动、注意力涣散、性格外向的患者,可令患者作一些简单的快速心算,或向其提出一些小问题,利用其视、听觉功能和思维活动等,转移其注意力,促进局部组织放松。

2、生理预防。饥饿患者,灸前宜适当进食;过度疲劳者应令其休息至体力基本恢复。特别对有晕针或晕灸史者,最好采取侧卧位,简化穴位,减轻刺激量。

晕灸的处理方法

在施灸过程中,一旦患者有先兆晕灸症状,应立即处理。灸疗结束后,最好能嘱患者在诊室休息5~10分钟后始可离开,以防延迟晕灸。

1、轻度晕灸:应迅速停止施灸,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。抬高双腿,头部放低(不用枕头),静卧片刻,即可。如患者仍感不适,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。

2、重度晕灸:停灸平卧,如情况紧急,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。据我们多年体会,此类患者在百会穴艾灸有较好的效果,艾条点燃后在百会上作雀啄式温灸,不宜离头皮太近,以免烫伤,直至知觉恢复,症状消退。如必要时,配合施行人工呼吸,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、涌泉等。